close

與友人暫時分開行動後,搭著叮叮車來到灣仔一帶,

灣仔,從地名可以知道過去這一帶是距離港口很近的地方,

在1921-1929年的填海工程,成就了現在所站立的空間,

尤其,看過John Thomson百年前拍下的灣仔老照片,

更能體會空間的大變化!!

IMG_7857

搭乘叮叮車時,不用害怕錯過下車地點,

和昌大押,就位在莊士敦道上,建築物非常明顯。

IMG_7838

跑來看和昌大押,主要是從這棟建築看到香港對於古蹟維護與保存的面向。

興建於1888年-1900年代的和昌大押,見證了灣仔一帶百年的空間變化,

而經營當舖的和昌大押,也是走過百年的民眾生活樣貌,

2007年香港政府花下重金,重新將這建築整理過,以餐飲業的形式做為後續維護,

讓一般民眾也能親近,而非變成大集團營業的特殊範圍。

其實,古蹟再利用也是一直個人內心不斷糾結的課題,

到底活化的後續維護還有什麼樣的可能性,讓它的故事繼續流唱著。

IMG_7843

IMG_7846

由於時間有限的情況下,就沒能爬上樓去觀望內部到底是什麼模樣,

單就入口,就充滿古味,

木制的們條上,英文的招牌,再加上英文海報,還沒入門就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了。

IMG_7847  

跑到對街拍下整棟建築的模樣,一旁的現代超高層建築,更顯得和昌大押的獨特。

IMG_7842

近距離,抬頭仰望和昌大押,想像自己百年前站在這如此壯觀的建築物前的感覺。

IMG_7851

走道一旁的街道,發現'船街',

從街道名更能體會當時灣仔的做為港灣的情形,

雖然現在已經看不到任何船隻,但'船街'依舊被後世的我們所稱呼著。

IMG_7853

船街,走到盡頭就遇到'皇后大道東',原本是要朝藍屋前進,

卻意外發現【洪聖古廟】。廟宇也是可以看出一個地方的歷史軌跡,

該廟宇是祭祀海神洪聖的廟宇,昔日的位置可是瀕臨海岸線呢!

洪聖古廟也是見證了過去灣仔一帶濱海的常民生活

IMG_7859

廟宇的建築外觀、雕刻,相較於台灣的廟宇建築形式差異頗大,

但這樣的建築風格,也是突顯在地歷史文化的表現。

IMG_7864

繼續走在皇后大道東上,約莫10分鐘左右,就能遇到石水渠街上的藍屋。

藍屋,顧名思義就是籃色外觀的房子。

IMG_7872

IMG_7873  

藍屋,1990年時,在進行建築物外牆油漆時,發現只剩下藍色油漆,

而整棟建築就變成藍藍的。

被指定為古蹟的它,現在一樓則化身為'香港故事館'。

IMG_7878

裡頭,除了陳列藍屋的歷史介紹外,也有許多藝術作品在室內展示。

IMG_7884

屋外,小看版寫著呂祺地段的再發展土地規劃討論會,

看到這傳單心有戚戚焉,過去我也曾辦過類似說明會。

IMG_7889

藍屋旁的灰色建築,則因是私人財產,所以當時就沒有被上藍色油漆。

IMG_7888

附近一帶的房屋,也是色彩繽紛,瞧這棟飽和黃色建築。

IMG_7891

IMG_7906 

走在灣仔一帶,

在街角遇到這些建築,靜靜地看著它們,感受當時的歷史氛圍,也是一種旅行的方式。

 

旅遊資訊

地鐵:灣仔站,B1出口

叮叮車:西行站:汕頭街;東行站:盧押道;

arrow
arrow

    王隊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